1. 永利欢乐娱人城

      1. 系统党建

        party building

        宣传工作

        首页 > 系统党建 > >宣传工作
        《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》连载18——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
        作者:安东集团 发表时间:2023-03-30 浏览次数:6290次

        18.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?

        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:“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。物质富足 、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 ,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。”对此,要深入理解和把握。

        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,是人类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。改革开放之初,我们党创造性地确定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“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”的战略方针 。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 ,不仅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,而且认为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。那种离开精神文明进步的单一物质文明发展,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,不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,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 ,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。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那种以资本为中心 、两极分化、物质主义膨胀、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。

         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以辩证的、全面的 、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,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,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,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 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,必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大原则要求贯穿始终。

          到本世纪中叶,我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这对物质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目标 ,我们必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,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完整、准确 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,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,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推进新型工业化 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,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、区域重大战略 、主体功能区战略 、新型城镇化战略,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、科技自立自强 、人才引领驱动  ,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,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。

        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,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,决定着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 、文化的滋养 、精神的支撑 。我们必须更加坚定、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,传承中华文明,更好构筑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 、中国力量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、教育人民,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,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  、社会主义教育,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,在全社会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理想信念 、道德观念、精神风貌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,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、创新性发展 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深化文明交流互鉴,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。


        1. XML地图